/新闻资讯

科学否定论是伪科学的一种形式
作者:   来源:中国科学探索中心   日期:2022-12-02
打印

伪科学1.png图源:google.com


近年来,伪科学这一术语重新燃起了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兴趣。一方面是因为所谓的界定问题——即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问题,这个问题对学者来说拥有固有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科学否定论在近年来产生了更多的影响,例如疫苗和气候变化否定论带来的日益明显的个人和社会负面影响。


但是,否定论和伪科学是一回事吗?比如说,那些反对进化论观念的人,与那些推行顺势“伪科学疗法”的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任职于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的Sven Ove Hansson,就此撰写了一篇颇有见地的论文(Hansson 2017年)。 Hansson首先区分了伪科学更广泛范畴内的两种不良认知行为——科学否定论和伪理论的区分。前者包括否定进化、气候变化、疫苗功效等。后者与顺势疗法、占星术、古代占星术等有关。


Hansson在之前的一篇论文中提出,如果一个表述满足三个标准,那么它就应该被视为伪科学:1)涉及到科学范畴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广泛意义上的解释;2) 它是完全不可靠的,无法让人相信;3)其支持者试图积极营造这样一种印象,即该表述在其自身领域是高度可靠的。


让我们分别以否定论和伪理论推广为例,看看它们是否符合这三个标准。进化否定论显然属于生物学的范畴,涉及生物历史和变异领域,它并不可靠,因为它依赖于对证据有严重缺陷的解释,就像神创论者认为大峡谷是在一次全球性洪水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样。这就属于否定论范畴。


现在把占星术作为伪理论推广的一个例子。很容易看出它也符合了Hansson的三个标准。占星家们感兴趣的是一个完全属于科学的领域,但他们在这个领域所做的是心理学范畴的事情,与他们所宣称的天文学无关。占星术与人类行为的起因相关,而不是与天体力学或物理学。占星家的说法一再被证明是非常不可靠的,例如Shawn Carlson(1985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

伪科学2.png图源:google.com


需要注意的是Hansson确定的否定论和伪科学并不相互排斥,事实上,它们应该被视为一个连续统一体上的不同端点。有时同一系列的观点既是否定论的例子,同时也是伪科学的例子。神创论者既否定进化论的科学理论,又宣扬自己的伪科学,仿佛它们在科学上是正确的。


一段时间以来学者们已经认识到,科学和伪科学都有两个概念上截然不同但又相互交织的方面。我们可以称之为认知方面和社会学方面。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不是单纯存在于社会建构主义的意义上,而是一种显然不容否认的人类努力的成果,其特点是公认的实践(同行评审、授权机构、出版物等)和权力结构(导师-学生、资深-初级同事、管理者-研究者等)。科学显然也是一种认知活动,这意味着它旨在以可靠的方式发现关于世界的事物。


Hansson同样从认知方面和社会学方面来更好地描述了伪科学。从认知方面,我们发现了四种反复出现的认知缺陷之处。第一种是处心积虑地挑选。例如,否定广义相对论的人在Conservapedia,“对等”的保守版本的维基百科上发表了一系列所谓的广义相对论的反例。虽然当代物理学家实际上可以完美地解释其中的许多异常现象,但这份反例清单完全忽略了该理论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稳步积累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压倒性的积极证据。


伪科学典型的第二种认知缺陷是忽视反驳的信息。例如,在物理界已经普遍抛弃了相对论前的物理学的情况下,广义相对论的否定者仍然对其坚持己见。例如,他们拿出了瑞士物理学家Georges Louis Le Sage的一项提议,他在19世纪提出,引力是由大量不可见的小粒子对物体施加的集体压力产生的。正如Hansson所指出的,在Le Sage在世时这可能是合理的,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广义相对论否定者不断提出它的唯一原因,是他们迫切希望捍卫他们先入为主的结论。

伪科学3.png图源:google.com


第三个认知缺陷在于伪科学的倡导者通常捏造虚假的争议。疫苗否定者经常指出医学研究界偶尔发出的持不同意见的声音,以呈现一种有争议的形象,这个争议其实并不存在,但却有助于他们在公众中散布怀疑情绪。


最后一种认知缺陷是伪科学概念的支持者使用Hansson所说的“偏差”的评估标准。可以把它看作是提高标准,使对方不可能达到你对某一理论的认可标准。例如,神创论者经常要求提供实验证据,不仅是物种形成(例如新物种的形成)的证据,而且是整个生命有机体种类起源的证据。物种形成在实验室中尽管很难,但还是可能实现的。但是进化,比如说,哺乳动物从鱼类祖先开始的进化,只能根据化石记录间接推断。伪科学概念的支持者要求这样直接的证明,要么是虚伪,要么是极其无知。


现在我来简要地谈谈伪科学的社会学方面,它和认知科学一样具有启示性。在这里,Hansson的详细研究提出了关于伪科学多达十项的相关社会学标志,出于示例的目的,我将集中讨论其中一个子集。缺乏专业知识就是这样一个标志。虽然科学界通常由高度专业化的专家组成,但在伪科学界,专业知识极其罕见。比如说,那些列举了大量反对气候变化或疫苗概念的“科学家”。不出所料,构成这些名单的是靠拥有科学学士学位而被当作科学家的人士,或者可能是专业的医疗从业者,比如牙医,但即便探讨中的问题涉及到大气物理学或免疫学领域-而牙医,很显然,他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伪科学的支持者也特别的倾向于相信阴谋论。正如Hansson所写的,气候变化否定者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自由阴谋论。神创论者认为在每个角落和每个实验室都有不道德的无神论者,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广义相对论的否定论自然被反犹太主义所主导。


此外,伪科学家倾向于直接吸引公众,绕过同行评审和其他形式的专家把关。他们打着捍卫民主和自由的幌子如此行事。然而,当他们需要专家时,比如说,需要理财建议或修车时,他们就会非常理智地去找一个合适的专家,把他们所谓的民主和自由抛在脑后了。


伪科学团体的另一个反复出现的社会学特征是,他们很易于对科学家进行恶意人身攻击。例如,Albert Einstein经历了非常严重的反犹主义攻击,以至于他认为在离开德国后再回去访问是不安全的。曾公开谈论气候变化或疫苗的当代科学家也发现自己陷入了类似的困境。


因此,经过慎重考虑,伪科学这个术语指的是从否定论到伪理论推广的一系列连续活动。伪科学的主张存在可识别的认知问题(处心积虑的挑选、忽视驳斥信息等),而伪科学界则显示出几个可识别的社会学标志(缺乏专业知识、对阴谋论的倾向等)。当然,也会有个别科学家参与处心积虑地挑选或拒绝考虑对他们偏好的理论不利的证据。但科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在科学界,这样的陋习是受到约束的。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和伪科学都不能从个人主张或单独个体的角度去理解。只有当我们将分析扩展到公共层面时,才能了解它们。


编辑:暄暄

终审:曙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