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积极关注技术:一例膜拜成员教育转化的实际运用
作者:任宝锋 陈青萍  

【摘要】探讨积极关注技术对膜拜成员转化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一例膜拜成员实施个案积极关注技术,以日记形式记录和分析咨询效果并配以点评。结果:通过了解信息、共情沟通、正性关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等6次咨询技术之后,激发了当事人正向价值观和改变的内在动力,认知立场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结论:积极关注技术对提升膜拜成员认知觉悟具有明显效果,该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本理念;积极关注技术;膜拜成员;心理咨询

20世纪中期,人本主义心理学快速发展并一直兴旺至今。该理论认为:人都是有血有肉的独立个体,讨论所有与人有关的问题都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并将它作为讨论人类心理问题的基点。“积极关注技术”是人本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心理咨询技术,是指帮教者对当事人予以正性的关注,使其拥有积极价值观和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该方法在我国运用证实有效,[ 左静、郑婷婷:《积极心理干预辅助认知行为干预在伴有抑郁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健康心理学》,2019年第11期。 ]'[ 姜桂芳:《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2011年第6期。]但是运用该方法帮助膜拜成员是否也有效则不得而知。这里是运用“积极关注技术”帮助一位“门徒会”成员的咨询日记,了解该技术对于特殊人员的咨询过程及其作用,希望达到以微见著为相关部门工作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的作用。

某年,5月20日,晴

我作为一名教育转化志愿者接受了一项任务,帮助一位曾经在村里带头发家致富工作中做出贡献,而在5年前误入“门徒会”的黄某回归正常社会生活。我先去村子里了解了情况:黄某,男,50岁,汉族,初中文化,农民。在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后,黄某在农村带头养猪而致富,在当地也算是个能人。他因参加“门徒会”聚会滋事被拘留过一次,帮教老师几次上门做工作,他都不配合,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块“硬骨头”。村里人听说我要给黄某做工作都摇摇头,有的说黄某性格很怪,犟得很,认准的道儿走到底;有的说黄某把“尊师”当神敬,谁也说服不了他;有的说,黄某只信“神”,不信人。尽管人们有许多顾虑,但是都盼望黄某能够转化,这种愿望是一致的。我先与黄某的家人见面了解详细情况,了解到黄某是一个思想刻板、性格好强的人,在村子里的人际关系不是太好,平日里也不太与他人来往,每天大部分时间就是闷着头喂他的猪。了解了黄某的情况,我感到心情沉重,这样一种性格特征的人,转化起来有难度。我决定采取迂回包抄、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点评:凡事有归因,充分了解黄某个人的性格特征、认知特点、行为方式以及生活状况等背景信息,便于探究他的主体感受和揭示其内心世界,这也是咨询者和当事人下一步开展咨询并产生交互作用的基本条件。只有明确了黄某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什么特征”之后,才能找准要点对症下药的解决问题。

某年,5月24日,阴

今天上午,我去黄某家里与他第一次见面,他很不配合,情绪非常激动,甚至将我拒之门外。我意识到黄某有一种很强的防御心理,他把我上门谈话看成是思想威胁,心存警惕,有很强的抗拒心理。抗拒是人在转化过程中对自我暴露和自我变化的抵抗,如果不解决他的阻抗情绪,他的问题就无法好转。我连续几次登门,黄某见我一片真心,也勉勉强强地坐下来,与我有一句没一句的交谈,我想起几天前给邻村扶贫对象买的两只猪崽生病的事,张口向他请教生猪饲养的一些问题。养猪是黄某的强项,一提起这个话题他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给我讲了一个多小时。我在交谈中发现他的性格虽然倔强,但身上也有很多优点,他之所以与周围人处不好关系,是因为长期不被人理解,心理产生了抵触情绪,导致行为偏狭极端。为此,我运用“积极关注技术”发掘他的闪光点,在与他交流中充分肯定了他在生猪养殖方面有技术,对一些脱贫致富的问题也有独到见解,人也很勤劳、不怕吃苦、为人耿直、很重义气等优点,并邀请他有时间与我一起到扶贫对象家中传授养猪技术。黄某见我跟他很能谈得来,也很欣赏他的技术,不知不觉地放松了“警惕”,人也松弛下来,变得热情了,好几次起身给我拿花生和添茶倒水,态度温和了许多。我在与他交谈过程中,一方面把握他的性格特征和闪光点,给予真诚的肯定和鼓励,消除他的心理抗拒,让他敞开心扉讲出自己的心里话;一方面也在快速构思一套“积极关注技术”的帮教方案。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可以再进行选择的系统,黄某正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也有着可以转变的内在潜质,重要的是如何引导他,激发他正确认识而改变对某些问题的立场。

点评:共情沟通是消除心理抗拒的有效方法,帮助者应成为“读心”的高手,在与膜拜成员初期接触时,先不触及敏感问题,找到恰当的话题切入点,提取其过去的积极经验,从感兴趣的事情入手交谈,消除黄某反听理、反教育、反转变的抗拒情绪。如果只是空谈问题而不谈情感,会给人冷冰冰的感觉;空谈情感而不谈问题,那不是工作目的。在“积极关注技术”的帮助过程中,这种客观性(谈问题)和主观性(谈情感)应在双方交互关系中得以体现,良好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价值,它能够调节情绪帮助对方接受建议。

某年,5月27日,阴转晴

今天,我再次来到黄某家,他热情的招呼我坐下。我见时机成熟,就切入了正题。我说:“看你是个有头脑的人,我相信你加入“门徒会”那么长时间,态度那么坚决,肯定有你的考虑,只是不被人理解,你能说说它带给你的好处吗?”黄某轻轻地叹了口气,道出了原委。原来他是村里带头致富的能人,也是一个孝子,因母亲生病被亲戚劝说加入了“门徒会”。 他在刚开始也不太相信,觉得祷告治病不符合常理,但是亲戚说得有板有眼,又讲了几个信徒治好糖尿病、瘫痪、癌症的事例,还说信这个神不用整天跑教堂,只要在家里祷告就行,想着也不费啥事儿,就答应试一试,就和母亲在家里坚持祷告了一个多月,感觉母亲的精神有所好转。亲戚说,只要你心诚,那“福”报大了,要啥有啥,能保你全家平安,保你子女发大财,保你家门兴旺。还说光祷告不行,要想得到更大的福报就必须出去传“福音”。就这样,我一步一步地陷了进去,从此对家里的事不管不顾,只想着把“神”的“福音”传给更多的人,并相信“传道救人”将来能进入“神国”,这样的“伟大理想”使我越走越远,与家人的矛盾也越来越多。事实上,我母亲的病情也在加重,再祷告也不管用,而亲戚说不是“神”不灵,而是心不诚,祷告不够尽心尽力。于是,我一心想得到“神”的赐福,在虔诚信念的主导下每天努力“祷告”,地里活不干,猪也不好好养了,陷入了痴迷状态。现在,村子里的人不与我来往,我也难受。说完,他又深深地叹了口气,低下了头。我告诉他:“门徒会”拉拢的对象多是身体有病、家里遭灾或者有不幸经历的人员,因为信了“祷告能治病”的歪理邪说,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病情较轻依靠自身免疫系统调节和心理作用有所好转,另一种是疾病被耽误了。在这种情况下,“传教者”会误导你产生错误的认知,如果疾病好转是“神”赐福结果,没有好转则是对“神”心不诚,祷告时间不够、动作不对、坚持不好等,结果都会落入其陷阱之中。他听了我的话似有所悟,不断地点头。

点评:积极关注技术咨询应该体现三个特征:一是掌握黄某进入“门徒会”来龙去脉的心理发展线索,以客观立场进行分析,这对于开展咨询帮助具有重要作用;二是正向关注和体现真诚,这意味着开放和可信任,让当事人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在想法;三是在当事人处于困惑与艰难选择时,理解、帮助并推动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采用适当(理解感受)、适时(合适时间)、适度(合适程度)的方式进行帮助。 

某年,6月15日,阴转晴

今天晚上,黄某主动来电话约我。一见面他就说:“不吐不快”。原来,在去年,他因参加“门徒会”非法聚会滋事被公安机关拘留教育,他也认识到该团体并非像所宣扬的那样,祷告治病、驱鬼治病、一天只吃二两粮、不用劳动米面会长,这都是一些可笑的说辞,加上他母亲因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已病亡,他决心不再信这个“邪神”了,要与家人好好的生活,也退出了一些活动。但是,没想到在一次召开村民大会时,村干部当众批评他愚昧无知,连三岁小孩都不信的事他都信,还让群众监督他,发现他有什么异常行为及时报告。以后,一些村民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对他敬而远之。他当时心里呕了一口气,感到周围没好人,决定与他们对着干,又重入“门徒会”参加活动了。黄某对“门徒会”已有认识,刚刚脱离又重新加入,这是一种负性情绪的对抗心理。我给他指出,这种心理状态只能是自我损害,应该克服心理敏感与对抗情绪,转变的大方向不能拐弯,让村民们看到你转变的事实,我尽可能的运用专业知识帮助他解开心结。谈了一个小时,我给他留下一本学习材料,建议他先看一看,再找个时间继续讨论。从他家里出来之后,我又到村委会与村干部就黄某问题交换了一些看法。

点评:分析黄某反复原因之一与人际关系有关,人的态度和情绪会受到主要人物和周围人物的影响。黄某在被批评之后有心理挫败感,以报复和对抗心理重归“门徒会”,这是他心理冲突的表现。人本积极关注技术强调,人都有积极向上、自我肯定和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潜能,如果这些潜能和体验受到挫折,就会发生心理冲突,表现为适应不良。鼓励黄某撕掉身上的“膜拜标签”,以事实证明自己的真正转变,改变适应不良的非理性行为,同时也需要帮助他建立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以更合适的工作方式促进黄某转变。

某年,6月25日,晴

今天下午,在学习材料之后,我趁热打铁给黄某讲了“门徒会”的来龙去脉。“门徒会” 是1989年由陕西省耀县农民季三保创立的一个团体,该团体盗用《圣经》内容,冒用基督教名义,打着“传福音”旗号四处传播,其目标很明确,先夺人心,后夺权力,有政治纲领,1995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其定为了邪教组织。黄某听后露出惊讶表情,感到很震惊,他连说:“我真不知道,真不知道,只以为是祷告治病呢”。我进一步说:你母亲病好了吗?刚开始,你母亲感觉好一点儿,可能是心理作用,而你认为这是“神”赐福的结果,形成了“祷告能治病”的错误认知。在这种认知前提下,你对“门徒会”的歪理邪说失去了判断力,甚至相信他们所宣传的“地球爆炸”“世界末日来临”“赐福粮”等说法。你祷告了那么长时间,你的母亲还是过世了,“传教者”又引导你从自身找原因,说你对“神”心不诚,要求你更加虔诚,让你彻底成为该团体的俘虏。黄某听了我的分析之后,沉思一会儿,抬起头对我说:“过去只知‘门徒会’表面现象,而不知其本质,耽误了自己许多时间,也葬送了母亲的生命。”他接着表示:最近一段时间,自己在思想上斗争很激烈,明确了许多道理,也感到有些疲惫,应该脱离“门徒会”,但也有一些困惑。我给他留下了一些学习材料,并与他约定3天后通一次电话。

点评:脱离一个自己曾经强烈认同的团体是世界观的转变。迪罗谢(Durocher)在关于膜拜成员的工作中发现,很多成员在尝试建立新生活时,无论是情感上、精神上还是生理上都感觉十分疲惫,容易达到一种耗竭状态,从而产生怀疑和回避[ Durocher, N. Insights from cult survivors regarding group support.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999,29(4),pp.581-599.]。“积极关注技术”认为,逃避是暂时的本能,解决问题是成长的必然,需要黄某直面自己的问题,激活思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以实现能力的提高。

某年,7月27日,晴

一个月后,我去村子里再次见到黄某时,他正忙着建猪舍,满头是汗,双手沾满泥浆,精神很好,他的妻子和邻居在旁边给他当助手。他一见到我,笑哈哈地迎上来,说准备办个生猪养殖场,好好地发展他的生猪养殖。他说:“过去耽误的时间太多了,对不起一家老少,现在还不算老,有技术,抓紧时间把猪场盖起来,贷些款多进一些种猪,好好伺弄上2、3年就富起来了。”他的邻居对我说:“老黄一有时间,就在村子里转悠,谁家养猪他都去关照一下,大伙都叫他‘猪顾问’。去年闹猪瘟村子里没有死一头猪,多亏了老黄。”老黄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说:“要富裕就大家一起富”。接着他很诚恳地向我道谢,他有些激动地说:“感谢你让我认识了‘门徒会’的性质,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我今后会把持住自己,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院子里一片忙碌,黄某正带着家人追赶新农村建设和家庭致富的步伐,又恢复了往日的劲头。

点评:“积极关注技术”强调,根本性的进步不是来自外在的权威,而是在于自己内心的理解;重要的不是修复受损的心灵,而是培育正向力量以获得自我发展。教育帮助“这是一个独特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个体帮助另一个个体运用其内部资源获得积极的成长。”[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0-31页。]对于黄某而言,帮助教育让他克服了内心被膜拜思想捆绑的不良认识,达到了心灵的蜕变,坚定了正确立场和积极力量。

“积极关注技术”可以在特殊领域提升工作质量,在具体运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双方的平等性。

“积极关注技术”建立的是一种互信关系,帮教之间尽管处境不同、身份有别、智能各异,但都是平等关系。如果帮教者显示出权威性、指导性、命令性,让当事人跟着自己思路走,不允许有相悖之处则是不平等,容易伤害其自尊心。由此,强调三点:一是理解与亲和,避免占据“帮教者”视角而居高临下的态度;二是确定对所谈话题有兴趣,交谈内容应当吻合对方的生活经历和情绪感受,使之有交谈的热情;三是给予谈话内容的重视,双方态度达到认同才能具有良好的效果。

2.态度的包容性

帮教者与膜拜成员建立关系的必要条件是开放和诚实的态度,对他们给予接受、理解、关心并对其问题及时回应。帮教者在面对顽固的或言行怪异的膜拜成员时,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问题,都应该具有包容的态度。同时,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恢复其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强调态度重于知识,关系重于技术的人本理念,运用这种理念促进成员主动审视自己的问题,回归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中。

3.工作的技术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B.A.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关系中有一条重要的规律:取得最大教育效果的不在于教育者反复指出被教育者的缺点和毛病,而在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有时候,帮教干部的思想认知、人格特征、善意心态,可以当作一种工作能力来看待。在帮教过程中取得效果不是靠严厉的批评,而是依靠耐心细致的沟通工作,是对膜拜成员表现出积极关注并促进改变的态度,正是这种真诚的人本关系实现了转化效果。

4.能力的建立性

帮教效果的最终获得是依赖于当事人的自我醒悟能力,而帮教关系是一种努力,这种努力通过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促使对方以一种更容易、更积极的方式去改进。积极关注技术之目的是“激发个体的潜能和动机,使其提高自我掌控能力,建构有意义的生活”。[ 宋丽萍、何兴鑫:《抑郁障碍积极心理学“优势探索”干预》,《中国健康心理学》,2016年第6期。]因此,在帮教关系中重视建立膜拜成员的自我能力,并给予信息、理解、认可和正确认知方式的建设,使他们拥有清晰的思维能力与判断力,不再陷入膜拜团体之中。(来源:《心理学研究膜拜问题学术论文精选》2021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