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解析膜拜成员反复原因及其防范对策
作者:陈青萍 王逸尘  

【摘要】本研究目的是解析膜拜成员的反复原因,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并结合既往研究资料,从成员参加膜拜团体前的特征、膜拜成员的特殊心理体验、精神控制强化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明确了其内外因素与反复的关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行为理论为主导的代币法进行矫正,其中包括强化正确目标行为、消除习得性无助感、制订文化配方等对策以供实际运用参考。

【关键词】膜拜团体;膜拜成员;反复原因;防范对策

我国开展膜拜成员教育转化工作已有20年,大多数成员认清了膜拜团体的性质,摆脱团体控制并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但仍然有一些成员因各种因素出现了反复现象,虽然只是少数成员,却多是一些信仰偏激者,其思想与行为更加偏执,对他人影响和社会的危害不容小觑,使社会付出了很高的成本,也是各级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学术界关于膜拜现象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然而就膜拜成员反复这一新问题出现的原因尚缺乏深入探讨,本研究将重点解析膜拜成员反复的原因,并就防范对策提出建议,期望对该领域工作有所助益。

一、成员加入膜拜团体之前的心理特征

一些人在加入膜拜团体之前,是否存在心理问题?根据我们采用的自评健康评定、自我和谐、人际信任和状态-特质焦虑等量表,调查63名膜拜成员的心理表现特征来看,他们存在低心身健康水平、低自我和谐、低人际信任、高特质焦虑,即“三低一高”症状,这是产生膜拜行为的内源性因素。在访谈中多数成员描述其生活史是不快乐的、有病的、情绪焦虑或者抑郁的,虽然无法对他们参与膜拜团体前的情况明确定论,但是他们在访谈中提供了加入膜拜团体原因的主要信息是,身体疾病、人际关系不良、家庭情感不和、缺乏劳动技能、 经济生活不宽裕、感觉生活无意义,个别人表示是一种信仰等,他们都表示遇  到过说服他们加入膜拜团体的劝说者。由此促成了一种推断,即一些人在加入膜拜团体前,有不满意的生活境况,这与特殊的心理特征形成有关。

国外学者对此曾有研究。膜拜问题研究专家佩佩·罗德里格斯(Pepe Rodriguez) 指出:膜拜成员共同的表现是“孤独与抑郁、交际与结友困难、焦躁、情感不成熟、依赖性强,缺乏系统的价值观和坚实的规范准则,有性格 变异的问题”。法塔赫·拉赫马尼(Fateh  Rahmani) 等人指出:“膜拜成员 多具有病理性人格,按照 DSM-5人格障碍标准分类,他们的反社会性与强迫  性特征共存。”卢斯莱 (Rousselet M)等人采访了31名前膜拜成员,使用 半结构化访谈法进行评估,发现“这些成员存在心理成瘾性障碍,表现出脆弱性和期待保护性”。斯佩罗(Spero  M.H.)概括了极端膜拜成员具有下列特征:

①高度以他人为中心和依赖他人;②有突出的消极自我;③有强烈的矛盾心理或早期有过令人不满意的历史:④自恋的趋势;⑤削弱了批判性判断和推理能力。结合我们的调查显示,成员既往都有在焦虑、抑郁等不愉快情绪中挣扎的生活史,他们存在情感联系不顺以及建立社会关系的困难情况。当他们认为这些困难是无法控制时,就会停止努力,甚至陷于“心理无助状态”,从而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上表现消极,而他们又有寻求改善,想得到改变的动机,便将愿望投射至他人或某团体上,依赖于他人并倾向于服从他人或团体价值观来“保佑”自己。我们在社区回访徐某某时,社区工作人员说:“她最近遇到一些事,恼火得很,别人一劝,又开始练了。”可见,如果缺乏心理健康能力,没有可靠的力量支撑,当遇到某些烦恼而又感无助时,便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期望自己的境遇发生逆转,膜拜团体也正是利用这些背景条件策动前成员再回归,这是反复的原因之一。马丁(Martin)等人在1992年查阅了有关成员在加入破坏性膜拜团体之前寻求心理咨询的文献,在所有成员中寻求心理咨询的比例从7%到62%不等,显示了他们在加入膜拜团体之前就可能存在不健康的心理特征。

二、膜拜成员具有特殊的心理体验

我们在调查中所接触的膜拜成员的情况并不复杂,当问及他们反复的原因时,60%的人认为停止“练功”会对身体不好,30%的人认为会影响“人际关系”,10%的人认为“有某种神秘力量”在支撑自己,感觉心理安慰。他们声称参与膜拜活动是有益的,被许多“功友”接受,填补了人际空白,赋予了生命新的意义,使得他们在团体内迅速形成了很强的团结。这些“有益”并没有使用标准化测量方法评估相关的心理或行为变量,很可能是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如一位成员说:“我每天晚上都坚持不懈地看‘大师’的书,突然有一天书上的字变成了金光闪闪的字,我感到自己‘开悟了’‘见光了’。”另一位成员说:“我每天‘练功’,有时候练着练着感觉自己的身体如‘鸿毛’般轻盈,有‘飞升’的享受。”还有一位成员说:“每天的‘祷告’让我越来越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时候感觉灵魂突然开启了,凡人琐事都变得微不足道了,与‘大师’通灵才是自己至高的追求。”这些体验在宗教信徒中可以出现,一般人也会偶尔出现,类似于“出神”的瞬间梦幻现象,让人产生一些神秘的感觉,而实际上并无什么意义。但是,一些成员的膜拜信仰就建立在这种神秘体验上。诺布利特(Noblitt)等学者发现,前来寻求心理帮助的膜拜成员描述他们“修炼”时的心理状态,常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如过敏、幻觉、妄想、狂热、亢奋以及思维混乱等体验。一旦有了这些神秘体验,便会更加执着地依恋膜拜活动,“他们在神秘体验发生之时,会进入高度兴奋的心理状态,甚至达到心物合一、物我两忘的神秘境界,一些自认为获得神秘体验的成员还会产生强烈的对宇宙和生命的感悟。神秘体验与膜拜感情是互为因果的,有了神秘体验会进一步加强其宗教情感”,有的成员甚至在神秘体验中会出现幻觉和妄想,类似于一种精神分裂的病理状态,对于理性的论证或说服一概否定,只是执着于自己的偏执信仰。

当人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烦恼,比如健康、分离、经济、感情、职业不顺、家庭变故时……如果有人或团体适时地给予一份安慰和具体帮助,会放大这种感恩戴德,会坚定不移地相信。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和同事曾进行过一场现场调查:某地区的宗教团体宣布了上帝旨意,在某日子到来时,人类生存的世界将要被洪水彻底摧毁。当该日子到来时,世界没有被毁灭,但是他发现人们并没有改变信仰,反而更加虔诚地崇拜,他们认为世界之所以没有被毁灭,是因为他们积极的努力和热情迎接死亡的态度感动了上帝,使之改变了原有计划。由此,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其基本意思是当个体面对新情境需要表明态度时,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这种不一致而带来的矛盾感,要么对新认知予以否认,要么以新认知取代旧认知,以获得心理平衡。通俗地说,就是当自己原有的认知信念和后期获得的信息不符合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现象,该理论是被广泛用以解释个体态度改变的重要依据。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于被他选中的事物更加偏爱,对未选中的事物则采取贬低的态度。在膜拜成员做出转化的选择之后,他们对一些事物的态度和立场就发生了改变,这意味着他将放弃以前“练功身体好”的感觉,这一选择与他寻求健康的愿望产生了矛盾,造成了认知失调感。既往,膜拜成员对“圆满”目标怀有坚定的信念,并为此投入很多精力,虽然感觉那个目标很难实现,但是已付出的努力不可挽回,他们仍然会维护自己的形象:“我为这一信念投入了巨大努力”“圆满的信念在于坚持”“别人都在看着我,会嘲笑我吗?”“我

是精英人士,非同常人了”。这时,他们便会寻找各种理由进行自我开脱,会以更加坚定的方式加以维护,以此缓解自己内心的失调感、失落感和好胜感。另外,膜拜成员在离开膜拜团体时,会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既包括对“师父”背叛的内疚,也有对自己“练功”前功尽弃的不舍,还有对无法达到“圆满”的遗憾,更害怕“轮回报应”的恶果。他们既感恩社会的发展,也感恩身体改善的感觉,将膜拜团体与社会规范叠加在一起,感觉两种价值份量在心中大致相近而难以决断,形成了犹豫不决的“双重态度”,这使他们的内心体验很矛盾,他们或许转化了,但是稍有风吹草动就又反复了。

法国临床心理学家鲁斯莱(Rousselet)等人认为,陷入膜拜活动与行为成瘾的表现具有相似性:  “一是已知有害风险但无法控制行为;二是因为行为损失了重要的社会关系。”笔者曾有研究表明,膜拜成员出现反复与其心理戒断体验有关。心理戒断是指在经常做某一活动上瘾之后,在这一活动行为停止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症状,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感觉乏力、精神空虚、身体僵硬感以及人际关系敏感等(见表1)。


表1脱离膜拜团体初期容易出现的心理戒断样症状

图1.jpg

这是由于不断的“练功”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释放较多的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兴奋性神经递质,使人处于兴奋状态而延缓了某些痛苦。在兴奋性神经递质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刺激下,人的阈限改变随之升高,使人产生兴奋的水平也就越来越高,精神处于亢奋状态,会不断地去进行活动以求带来快感。一旦这种活动刺激消失,则会导致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短时间内会出现难以适应的症状,面对戒断症状的冲击,有的人为了尽快摆脱而再次选择加入膜拜团体。心理戒断体验是暂时性的,一些成员坚持说膜拜活动让自己的身体变好了,心理压力缓解了,这种念头在成员的思想中占据排他性的位置。膜拜伤害是长期性的,可以导致心理问题、家庭情感破裂和影响社会安全,一些成员却不去关注这些重要性或者根本就预测不到,特殊的神秘体验使他们无限放大“膜拜力量”,而将现实的、真实的、具体的、世俗的生活内容排除在外。人生可以随意想象,幻想也可能奇妙美丽,但是把膜拜团体作为载体飞越现实去追求幸福,是不可能到达彼岸的。在幻想中无所不能,现实中却百无一用,饮鸩止渴是不幸的,膜拜信仰是有害的,所造成的危害或早或晚总会出现。我们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在刚加入膜拜团体后的一段时间内感觉良好,团体“功友”的关爱可能缓解他们的人际压力,迅速形成了比较强的人际联系,他们遵守团体的信条,相信“教主”能带领他们实现“圆满”,但不幸的是,研究数据显示膜拜成员存在的“三低一高”症状明显高于非膜拜人员,而且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际关系指标并没有比非膜拜人员高,这种差异比较是有意义的证据,自我构建的虚幻感觉终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这也表明膜拜成员有特殊的心理体验。

三、膜拜团体精神控制导致心理问题

膜拜团体的手段是通过精神控制和施压策略来支配膜拜成员。迈克·奥本海默(Mike Oppenheimer)分析了膜拜团体的共同点。他指出,所有膜拜团体的一个关键相似之处是“控制”。斯蒂文·哈桑(Steven Hassan)将膜拜团体的控制分解为四个组成部分:行为控制、信息控制、思想控制和情感控制,这是对成员参加主流社会生活的四个基本要素的控制。美国心理学家暨膜拜问题研究专家玛格丽特·泰勒·辛格(Margaret Thaler Singer)博士提出了一个“六项条件”的框架,以确定某些膜拜团体是否在“洗脑”其教徒:“控制感使人丧失意识或改变个人”“控制时间和自然环境”“培养一种无能、恐惧和依赖感”“抑制旧的行为和态度”“建立新的行为和态度”以及“提出一个封闭的逻辑系统”。玛格丽特·泰勒·辛格(Margaret Thaler Singer)认为,既不是强度问题,也不是内容问题,而是一个团体采用“洗脑”这一过程,才使它成为一种“邪教”。辛格强调,“区分‘灌输’和‘洗脑’的关键因素在于是否存在欺骗”。破坏性膜拜团体所使用的“洗脑”过程不同于宗教等合法机构所采用的方法,二者之间有区别。宗教实行的是一种“灌输”行为,被灌输者确切地知道他们加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而破坏性膜拜团体则具有一定的诱惑性和强制性,许多成员是“被欺骗”加入的。大多数膜拜团体都是高度控制性的团体,他们采用了比其他机构强度更大的“强制说服”或“思想改造”,他们需要成员的高度承诺并改变其生活方式,致力于实施精神控制以掌握意识形态是其重要目标,其思想“侵略”或者“征服”他人的手段很多,甚至运用性与色的手段,如“过灵床”“男女双修”。

膜拜团体的“领袖”都具有强势的人格特征,控制欲很强,善于编造神奇故事,编造自己是受过特殊洗礼的“神”的化身,炮制神人仙境的图片,尤其编造奇迹般的康复效果吸引人们。他们不断地使用宗教、医学、生物学等专业术语加深成员的印象,还会谈论一些时下的热门话题或者禁忌话题,千方百计贴近成员的心理需求,使用操控手段让成员产生一种“服从性”或者“不由自主”的感觉,导致成员“自我丧失”并维持着对团体的忠心和虔诚,而最后采用精神控制技术旨在推进“领导人”的目标。这些“精神操纵技术”是什么?包括控制信息接受、隔离成员与亲朋好友的联系、诱导成员的服从性、施加群体心理暗示的压力、强大的个性压制,促进成员对“教主”的依赖和恐惧。这种团体在国外甚至被称为极权主义膜拜团体,给成员及其家庭或社会造成了很大损害。虽然这样的“教主”得不到社会认可,也没有学术可以验证其内容的真伪与合理性,但是他们善于把不同概念混在一起,善于把谎言和歪曲的事实变成“真理”扰乱成员的心智。我们曾经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测量30名膜拜成员,结果显示他们的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3.13分,明显高于常模的2.69分,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t=5.43,p<0.01)。这一结果并不奇怪,因为膜拜团体给成员提供了特定的“修炼人”身份,让他们自认为是“拯救世界”的精英人才,由此才出现膜拜行为卖力地帮助“教主”实施目标。同时,膜拜团体还会告诉成员: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你们会被迫害,你们之所以不幸,都是因为这个社会的不好处境引起的。

通过思想改造的精神控制技术,有的成员会不知不觉被剥夺了有效的现实检验能力,他们接受膜拜身份并压制社会身份,追随膜拜团体的念头会越来越强烈。如果想要批判或者脱离团体则要受到惩罚,被认为是“叛徒”“败类”“灾星”“变节者”“被魔鬼附身的人”“危险有害分子”“下地狱的人”。这些指责让试图离开膜拜团体的人极有压力,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和负罪感,接下来可能出现心理混乱而导致自杀。安徽省霍邱县的卢某在加入某膜拜团体两年后,发现他们用魔术冒充“神迹”骗人便想退出,随即受到“灭了全家”的威胁,联想到教内惩处叛教者的恐怖场景,惊恐不已的卢某某于2011年11月6日晚投水自尽。成员不敢忤逆膜拜团体的指令,他们担心被抛弃、被惩罚、被下地狱、被失去“圆满”机会。当人感到恐惧和不安全时,会出现一种“向儿童状态退化式”的依恋心理。

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提出一套依恋理论,最初定义为婴儿与照顾者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联系,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周围环境。膜拜团体在精神控制中强化这种依恋关系,他们制造成员的困惑、迷乱和依恋,不断加强成员对膜拜团体或“教主”的心理依恋,随着在精神控制环境中生活的时间越长,成员的融入程度越深,依恋的心理定势就会越强,这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人不顾身体和心理健康受到威胁也要留在团体的原因。孙某加入某膜拜团体10年,她偏执地认为“大师”是“宇宙之神”,她顽强地维护这一团体,让她脱离这份依恋引起了她的狂躁抗拒。我们曾经对膜拜成员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MMPI)测量发现,他们在偏执、歇斯底里和精神变态几个临床量表上得分偏高,表明一些成员具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当他们偏执的信仰一旦被激活,便产生膜拜的偏差行为。

综上,成员反复主要基于内因:个人心理特征、神秘心理体验以及易被精神控制诱导。理论家拉赫曼(Rahman)等人曾指出,将消极侵入性思维误解为对个人有重要性或影响力时会导致强迫症。可能有个别成员永远不会离开膜拜团体,他们会不断地反复,因为心理障碍的矫正是一道难题,而膜拜心理障碍是属于“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其矫正则更为困难。

四、脱离膜拜关系的立场觉悟过程

膜拜成员脱离膜拜团体是一种渐进的过程,这与成员的自我意识有关。根据社会文化和个人意识的发挥性,归纳成员脱离膜拜团体类型与反复的关系主要有如下三种:

第一种,一些成员会构建坚定的自我意识,当他们的期望和实际根本不一致并矛盾时,就会自觉自愿地脱离。一位成员说:“在我加入之前,他们说该团体是‘基督教’的一种,使人‘祛病消灾’,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花费了不少钱买他们的书、录像带,每天也都在认真‘祷念’,结果与他们所说的并不相符,而且还给我带来了许多麻烦,我果断离开了。”这一类人的社会观念健康,认可主流社会生活并与之合拍,离开膜拜团体是以自己的认识为基础,是出于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关系的意识而自愿选择离开,他们不会再反复。

第二种,一些成员有基本稳定的自我意识,经历了亲朋好友的“劝说教育”而自愿离开。在访谈中,有的成员描述了膜拜团体希望他们有所贡献而使得他门有压力,认为离开是一种解决压力的方法。这是以自己在觉悟之后的意愿为基础,也表明成员在脱离关系之前,会经过一些努力来解决一些疑惑,尤其是在某种“危机”或“事件”的背景下更能促使脱离。一位成员说:“‘师傅’教导我们做‘善人’,那为什么遇到一点事情就去搞围攻呢?为什么不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呢?这种组织应该远离。”他们可以被诱惑一时,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会很快觉悟而主动选择离开,他们不容易再反复。

第三种,一些成员自我意识不够明确,经过了一场有时间限制的、契约式的教育过程,在认识没有完全清楚的情况下疑疑惑惑地离开了,其立场摇摆不定,容易被一些信息左右。一位成员说:“我练了5年了,如果不练了,就会‘业力’消退。如果背叛了‘大师’,他的‘法眼’无数,会让我遭殃的。‘功友’一劝,我就‘回去’了。”这种情况很普遍,以至出现反反复复的情况。这种情况可以说明两点:一是使用伪装策略,如“表面转化”“临时转化”或“伪装转化”,没有达到真正的认知信念或情感参与的动机转变,是口服心不服的假转变。我们曾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对80名膜拜成员进行测量,膜拜成员在谎言子量表中得分明显高于非膜拜人员,他们存在掩饰性和不真实性。“谎言量表衡量的是人们的社会期望,分数越高,说明这个人在‘装好人’,或者试图有将病态最小化的倾向”。二是“在转变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现象,试图通过‘重新连接’过去的关系,来解决他们适应困难、压力和人际疏离的体验”。这种转变对于成员而言是一种挑战,他们需要丢弃已经适应的旧目标,转化到一个需要探索的、现实可行的新目标,这是思想的一次重大转折,需要提供比较充足的学习资源支持。

结合上述三种情况,也涉及帮助的形式,如果仅仅是“工具性”帮教,即帮教者投入一定资源很快就完成了某项转化任务,效果可能不会太好而容易反复;如果是“感情性”帮教,入情入理打动成员的内心,效果好不太容易反复;如果是“认知性”帮教,从思想觉悟上使成员得到根本改变,则不会反复。因此,在开展帮教工作时,能主动考虑成员的差异情况,考虑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审慎选择适宜的帮教方法,能够提高防控反复的效果。最近,有一篇关于“自我欺骗”的研究报告指出,依据自我欺骗的行为是否被个体意识到,可分为无意识和有意识自我欺骗,无意识自我欺骗是指个体做出了自欺行为但自己没有意识到。有意识自我欺骗是指个体做出了自欺行为且自己已经意识到了。假如个体是无意识自我欺骗,那么内心没有冲突且具有稳定性;假如个体是有意识自我欺骗,那么内心存在冲突且具有易变性,这种情况也与成员的反复难易有关。尽管使膜拜成员觉悟而转变立场是一个复杂过程,但也有规律可循。应该注意三点:一是将成员的外在表现和内心真实情况结合判断转变情况,不被虚假现象误导;二是观察成员的所思所想,正确的言行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三是留意成员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情况,避免他们再受到不良的影响。

五、防范膜拜成员反复的心理学干预对策

临床心理学研究者在膜拜成员转化和干预探索中概括了一些方法,如兰贡(Langone)提出的干预措施:①对日常危机进行积极管理;②对再次回顾过去的膜拜经验加以控制;③在解决由失去时间、朋友和清白所造成的悲伤和内疚时给予支持;④动员社会支持网络。本研究提供一套行为理论的代币法作为防范反复的对策之一。

(一)行为理论的代币法实施的依据

1.膜拜心理行为反复的正、负强化机理

行为理论认为,个体病态的心理-行为是在生活中通过学习并经过强化而形成的模式,膜拜心理-行为也是如此。其基本理论依据如下。

(1)正性强化

这是指当个体做出某一些行为反应后,导致刺激出现或刺激强度的增加,并且提高了该行为今后发生概率的过程。正强化中的刺激能够引发心理动机,膜拜反复是一种正强化的结果。膜拜成员的自测健康总分明显低于非膜拜人员(见第一篇论文),他们过度关注健康,有强烈的健康欲望,并将这种期望寄托在膜拜活动上,他们期望通过“练功”“祷告”等方式,让自己获得健康,虽然这种期望是一种虚幻的体验,但是却满足了成员的心理需求,充当了正强化的强化物,使得膜拜心理的维持和频率得到增加。

(2)负性强化

与正性强化不同的是其强化物是厌恶刺激。许多成员在加入膜拜组织之初,因生理与心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产生了负性心理体验,有些人抱着驱除病痛、排解忧虑、逃避痛苦的目的加入了膜拜团体,他们按照膜拜组织的指导,在一个与外界社会隔断的封闭环境中进行“修炼”。他们在“修炼”的过程中被精神控制,产生了与现实环境暂时隔开的烦恼,进而又强化了膜拜行为的修炼。

2.代币法对膜拜心理行为反复的防范机理

代币法是在条件强化原理的基础上形成并完善起来的一种行为疗法。通过分析发现,膜拜心理行为的产生建立在条件刺激的强化基础上。因此,为了防范反复就需要通过强化建立一种新观念以达到目的。运用某种奖励系统,在膜拜成员做出良好行为时,马上给予代币作为奖励,该成员可以利用积累的代币换取自己喜欢的实物,从而使期望行为得以形成和巩固,同时使不良行为得以消退,形成新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际上就是让成员了解,自己想要的强化物只有支付“代币”才能获得,而“代币”的获得需要通过表现良好行为来获得。代币作为强化物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起来极为便利,还可进行连续的强化,只要成员出现良好的行为,强化马上就能实现。用代币换取不同的实物,可以满足成员的某种喜好使其获得满足感,并且还能强化他们追求良好行为的动机。当成员出现不良行为时则可扣回代币,使正强化和负强化同时起作用而形成双重强化的效果(见图1)。

图1  代币法防范膜拜心理行为模型.jpg

图1  代币法防范膜拜心理行为模型

(二)代币法的具体操作流程

代币法的基本构成包括:代币、目标行为、后援强化物和奖惩系统表。代币只是一个次级强化物,其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但是伴随其他强化物就构成了一种条件强化物来加强期望行为,它有多种形式,包括筹码、分数、红星、小红旗等;目标行为也称为靶行为,是干预中将要强化的期望行为,分为正性目标行为(期望出现的行为)和负性目标行为(需要防范的行为);后援强化物是代币可以换取的东西,是真正的强化物;奖惩系统表用于记录膜拜成员获得代币的时间、地点和数量。代币法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

1.确定目标行为及其操作标准

代币法的目的是降低膜拜行为出现的频率,增强成员做出期望行为。因此,首先是了解成员膜拜行为的具体表现、出现频次、持续时间等情况。然后,确定干预中将要强化的期望行为,即将目标行为设定为消除习惯性的“练功”行为,建立正确的强身健体行为,目标的设定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成若干阶段达

到目标。具体阶段及目标如下:

阶段1:1—10天,每天“练功”时间少于3小时,了解太极拳健身方法。

阶段2:11—20天,每天“练功”时间少于2小时,学习太极拳健身方法。

阶段3:21—30天,每周“练功”次数少于5次,操练太极拳健身方法。

阶段4:30—40天,每周“练功”次数少于2次,操练太极拳健身方法。

阶段5:41—60天,每周“练功”次数少于0次,操练太极拳健身方法。

阶段6:61—100天,每天操练太极拳健身方法,并参与其他的健身活动。

达到目标是膜拜行为消失,采取正确的健身方法,并参加积极有益的社会活动,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功能,同时注意以下问题:①请膜拜成员观看有关法制和膜拜团体社会危害的视频,从观察学习的角度了解膜拜团体的危害,转化其对膜拜团体的依恋心理。②消除“习得性无助”的观念。分析成员在膜拜反复时经历的脆弱因素是什么?有哪些问题让他们再次成为膜拜团体的目标?帮助他们解决转化后的各种失落问题。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一些成员处于“弱势状态”,他们身体有病、人际资源不足、退休在家的空巢感,或者感情不如意。

如李某说:“我的两个女儿都歧视我,也不管我,和我关系疏远,感觉很无奈,找不到归宿,我就又跟‘功友’联系了。”有些问题需要依仗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社区或村委会应加强对这些成员的关注,授人以渔地帮助他们生活脱困和精神扶贫、消除他们“习得性无助感”引起的“破罐破摔”念头,以习得乐观主义作为解药改变其精神面貌,随之改变立场和思想认识以避免反复。③制订文化配方重建心理依恋的方法。反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戒断症状的困扰,成员反映在脱离初期感到身体不适,特别是在“没人管”的状态下,抛弃原有的行为方式,而现有的活动选择较少,一时找不到新的方向时,心理处于空白状态就会感到心理失落,可能产生焦虑与抑郁交杂一起的情绪,又会依恋以前的“圈子”而重归膜拜团体以填充内心空虚。因此,及时补充替代方法,为成员输入新的活动和兴趣爱好,如“太极拳”“扇子舞”“八段锦”“心理团体辅导”“定期健康课”或者书法、舞蹈、体育活动等各种健身方法,降低其身体不适与焦虑情绪,以先进的健康理念不让“摇摆的稻草有复燃的机会”。大多数成员找到了适宜的健身活动之后都不会反复,因为这符合他们的终极目标——健康。

2.确定合适的代币及后援强化物

代币的选择要考虑膜拜成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兴趣爱好等因素,要能够激发膜拜成员做出期望行为,同时也要考虑代币使用的简便性、可行性、具体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将在黑板上画小红旗作为代币。后援强化物的确定也要根据成员的需求和特点,可以是物品(如毛巾、香皂、U盘、充电宝等),也可以是精神类奖励(如张贴进步榜、先进学习者等)。

3.设定代币获得和兑换规则

代币仅仅是一种象征,只有实物的奖赏才能使膜拜成员获得实际好处。因此,要确定如何将代币获得和兑换成实际好处的细则,在膜拜行为减少次数、良好行为出现的次数和代币获得数量之间建立一个兑换率,相应的代币兑换和后援强化物之间也要建立兑换率。例如,膜拜行为减少多少次可以获得多少代币,多少代币可以兑换成物品或精神奖励等(见表2、表3)。

表2行为与代币兑换表

表2行为与代币兑换表.jpg

表3代币与后援强化物的兑换表

表3代币与后援强化物的兑换表.jpg

4.实施代币强化

首先向膜拜成员介绍代币法,让他们了解代币及代币获得和兑换规则、愿望的实现与代币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在实施中观察成员行为并做记录,依据所制定的标准和原则对其行为进行评定,分发应得的代币,及时巩固他们新学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5.反应代价的实施

反应代价是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惩罚性防范技术,是在个体做出不良行为后,损失一定的强化物作为惩罚的一种方式。反应代价和代币相结合,可以提高成员的自控力,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因此,在代币法中设置“行为代币扣除”规则,若成员做出不符合行为目标的举止,如偷偷“练功”或有破坏行为,就扣除相应数目的小旗,使其不能得到后援强化物和精神奖励。

6.消除代币

当膜拜成员的不良行为逐渐减少,良好行为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并成为日常行为的一部分时,要及时削弱代币在行为表现中的作用,用更多的社会强化物如表扬、赞许和鼓励等方式代替代币以维持良好行为。在代币法实施之初.就应该将代币与社会强化物结合使用,当成员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再逐步减少代币在反复行为防范中的价值和作用,将代币这种外在驱力转化为内在动机,让个体形成自我行为的约束。

(三)定期回访并及时帮助

从膜拜观念中走出来是一个漫长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指出:“任何精神上的决断都是内心冲动和斗争的结果。一旦某种情绪占据优势,便会将其他的情绪抑制下去。在种种情绪中,没有哪一种情绪比宗教情绪的支配力更为强大。”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许多成员在脱离膜拜团体后第一年会有一些“心理戒断现象”,表现为不适应,在此期间情绪动荡很容易发生动摇和反复,即使脱离了膜拜团体,在心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之前,

反复再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有的成员仅仅是阶段性转化,因此帮教工作衔接应该有持续性,可以在社区进行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期采用电话、微信、邮件、家庭拜访等形式了解成员信息,了解“成员是否有机会获得膜拜团体的信息?”“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可能再被膜拜团体利用?”“他们目前的情绪状况如何,是否能获得心理康复帮助?”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心灵问题是极其复杂的,纠正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认识立场是极有难度的工作,应该进行系统有序的心理帮助,转化并不是靠一种短期的努力就可以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单位、家庭、社会等支持系统提供延伸和长期的帮助,既要注重转化的数量,更要重视转化的质量,解决了转化难题,化解了膜拜危机,也就保障了安全。




①   陈青萍、温辉、毛志宏等:《膜拜成员心理症状特征与焦点解决短期康复方法》,载《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2期。

②  [西班牙]佩佩·罗德里格斯:《痴迷邪教——邪教的本质、防范及处理》,石灵译,新华出版社,

2001年,第37页。

③Fateh Rahmani,Azad Hemmati,Shuki J.Cohen,J.Reid  Meloy,"The Interplay between Antisocial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Cult-like Religious Groups:A Psychodynamic Decoding of the DSM-5",International Joumal of Aophed Psychoenaltc Studes, 2019,16(4),pp.258-273.

④M.Rousselet,O.Duretete,J.B.Hardouin,M.Grall-Bronnec,"Cult Membershp:What

Factors Contrilbute to Joining or Leaving?",Psychiatry Research,2017.257(7),pp.27-33.

⑤严梅福:《邪教信仰难以转变的心理原因及识别》,载《反邪教论坛》2018年第4期。

⑥Rousselet M.,Duretete O.,Hardouin J.B.,et al."Cult Membership:What FactorsContribute to Joining or Leaving?",Psychiatry Research,2017,257(1),pp.27-33.

⑦陈青萍、周济全、梁颖:《探讨膜拜成员反复原因:心理戒断现象分析与干预策略》,载《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第5期。

⑧Margaret Thaler Singer,Cults in Our Midst,Jossey-Bass,San Francisco 1996,p.59.

⑨Margaret Thaler Singer,Culis n Our Midst,Jossey-Bass,San Francisco,1996,pp.58-59.

⑩文和:《狠毒背后是邪毒》,凯风网,2014年6月23日。

⑪陈青萍:《邪教痴迷者的人格学研究》,载《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⑫Noah C,Berman,Jonathan S.Abramowitz,Caleb M.Pardue,et al.,“The RelationshipBetween Religion and Thought-action Fusion;Use of an in Vivo Paradigm",Behaviour Researchand Therapy,2010,48(7),pp.670-674.

⑬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102页。

⑭Aronoff J.,Lynn S.J.,Malinoski,P.  "Are Cultic Environments PsychologicallyHarmful?”,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0,(20),1,pp.91-111.

⑮Rousselet M.,Duretete O.,Hardouin J B,et al.,"Cult Membership:What Factors

Contribute to Joining or Leaving?”,Psychiatry Research,2017,257,pp.27-33.

⑯钟罗金、莫雷:《自我欺骗实证研究述评》,载《心理科学》2019年第3期。

⑰陈青萍、周济全、梁颖:《探讨膜拜成员反复原因:心理戒断现象分析与干预策略》,载《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第5期。

⑱【美]威廉·角姆斯:《宗教经验之种种》,尚新建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



(来源:《心理学研究膜拜问题学术论文》2021年4月出版)


编辑:亚亚

终审: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