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古今谈

第一日 | 什么是风水
作者:李申   来源:薄荷茶社   日期:2022-05-09

按语:风水巫术的基本根据,就是署名“郭璞”的这本《葬书》。下面选译的,是《葬书·内篇》中的一段。这一段文字清楚地说明了什么叫做“风水”,是风水术的核心理论。


今译:

埋葬死者,是为了借助葬地之下那使万物旺盛生长的气啊!

五行之气在地下运行,发泄出来产生了万物。

人的身体来自父母,父母的骨骼得到地气,他们留下的儿女就会受到保佑。

经上说:“气互相感应,鬼可以把祸福给人。”

所以京城以西远在四川的铜山崩塌,皇宫的钟就感应发声。春天栗树开花,它那藏于室内的种子也要发芽。

生命,是气的聚合。气凝结成骨头,人死后只有它能保留下来。所以埋葬死者,是让地气反过来渗入骨骼,以保佑他们所生儿女的办法啊。

高耸的山脉,蜿蜒的丘陵,也是地气的走向。

经上说:“气,遇到风就被吹散,碰见水就要停止。”古人聚住使它不散,留住使它不走,所以叫做“风水”。(李申 译)


附,原文:

葬者乘生气也。

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

丘垄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

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止](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李申 标点)


解读

这种理论的基本根据,是从战国时代开始的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可以相互感应的理论。这个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点:

第一,认定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可以相互发生作用;

第二,作用的中介是气。(这种西方哲学、物理学所谓“超距作用”根本不同)

第三,气是构成万物的物质基础,可以渗透一切。

第四,只有同类的事物才能发生感应。比如磁石吸铁,但不吸铜;甲琴的宫弦只能感动另一张琴的宫弦;通过风,马只能和马互相应鸣,牛也只能和牛互相应鸣。叫做“风,马牛不相及”。这和现代物理学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相反的。

在这种感应理论的基础上,董仲舒创立了天人感应学说。


《葬书》也以这种感应理论为基础,但却完全违犯这个理论的基本原理。

第一,气为什么“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代文献中,没有一件说,水可以阻挡气的渗入和传出。因此,“界水则止”完全违背气传播的基本理论。

第二,依当时的阴阳分类,人是阳,鬼是阴。鬼的阴气如何能和人的阳气相互感应?因此,以气的感应为理论基础的“鬼福及人”说,完全违犯同类相感原则。

依《葬书》自身的理论,更是矛盾百出。

第一,所谓“铜山西崩,灵钟东应”,说的是西汉时,蜀地山崩,长安未央宫的一架铜钟,发生了共鸣。然而蜀地山崩的次数,从古以来很多,“东应”的情况,却仅此一次,那些不应的情况该如何解释?即使这一次,也仅仅是未央宫的钟发生了共鸣,其他宫殿、其他地方的钟,并没有共鸣,这又如何解释?岂不是感应的情况仅仅是偶然,而不感应的情况才是正常?

第二,所谓“木华于春,栗芽于室”,说的是春天到来,栗树开花,已经收获藏于室内的栗子就会发芽,意在说明死去的尸骸(如已经收获的栗子)和活的栗树(在世的子孙)可以以气互相感应。然而已经收获的种子很多,春天到来,其树开花、其室内种子发芽的事,并不多见。所以和铜山、灵钟的感应现象一样,仅仅是偶然现象,不感应的情况,才是正常现象。而且栗树和栗种的感应,说的是活体感应死体,而不是死体感应活体。假如冬天把栗种浸入水中,也会在室内发芽,但无论如何也不会感应室外的栗树开花。

第三,即使葬地有所谓的地气,又如何能够聚集到尸体骸骨之中,使之与家人互相感应?《葬书》没有任何说明。

第四,葬地的面积,都会远远大于墓穴的面积。土壤和尸骸中的气,是一样的。即使尸骸中的气可以和在世子孙们的气相感应,那土壤中的气又将和什么人相感应?

第五,气既然是“遇风则散”,那么,尸骸中的气在传播途中遇风岂不要消散,又如何能够和家人感应?

第六,气既然是遇水则止,那么,如果途中遇水,岂不是无法传播?

诸如此类的自相矛盾,我们可以在《葬书》中找到很多很多。也就是说,风水术以气的感应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却完全违背这个理论的核心原则,并且从它诞生开始,就是一套自相矛盾百出的思想体系。


编辑:Jackingsoul

终审: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