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古今谈

第一日 | 什么是风水
作者:李申   来源:薄荷茶社   日期:2024-02-20

一,风水是选择葬地的方术

风水,是一种选择葬地的方术,出自一本署名“郭璞”的《葬书》。《葬书》的第一句话是:

葬者,乘生气也。

意思是说,埋葬死者之所以要选择葬地,目的就是要接受和借助(乘)葬地的“生气”。所谓“生气”,就是促进万物生长的气。当时的人们认为,这种气,能促进万物生长,就能使人兴旺发达:做生意,能发财致富;当官,能不断升职,如此等等。

这一句话,是《葬书》的第一句话,也是《葬书》的核心要义。《葬书》的所有文字,一切理论,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这个目的,展开的。

二,风水术创造了一套死者骨骸能和活人感应的“气论”

那么,活着的人,为什么能够接受并且借助、利用葬地的“生气”呢?为了自己的目的,《葬书》作者创立了一整套关于气的理论。《葬书》说:

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

让我们一句一句地解释一下《葬书》这套关于气的理论。

 “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五气”,就是五行之气。按照中国古代哲学气的理论,世界上的万物,都可以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或五种气。这五种气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万物,包括人类自身。所以,《葬书》说五气“发而生乎万物”,也不算错。问题在于“五气行乎地中”这句话。

气的流行,首先是在空中,因为没有障碍。一旦凝聚成万物,流行就要受到限制,这是古代哲学的常识。大地也是气的凝聚,而且是重浊之气的凝聚,重浊之气的流行,本来就比较迟滞,聚成大地,其流行就更加不易。然而《葬书》作者却只讲“五气行乎地中”,只是为了论证他的风水理论。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儿女是父母的“遗体。父母关爱庇护,儿女如同在大树底下“受荫”,是人人都知道的正常社会生活情境。但是“本骸得气”,也就是死后的骨头得气,使儿女受荫,却是《葬书》作者的发明。这个发明,完全是作者的杜撰,没有任何根据。

三,说死者骨骸和活人感应的目的,是要证明“鬼福及人”

 “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也就是说,风水的理论基础,是气与气的互相感应。物体发出的气可以互相感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论。有人开玩笑说:“读了中国哲学史,闹了一肚子气。”就是说,气论,大体相当于西方哲学的物质论,所以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的第一条,就是第一句话的“(气)发而生乎万物”;第二条,就是万物都可以通过自身的气,相互进行感应。感应的原则,是同类互相感应,不同类的,不能发生感应。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母牛发情,公牛响应,马儿不会理睬。这叫做“风,马牛不相及”。那么,鬼和人是同类吗?显然不是。不是同类,鬼的福气如何能够和人相感应呢?这显然又是《葬书》作者自创的、在当时也说不通的理论。

也许会有人说,死者和活着的人是亲属关系,那不就是同类吗?可是按照儒经正统的理论是,死者“骨肉归于土,魂气无不之。”(参见《礼记·檀弓篇》)意思是说,人死之后,骨肉回归泥土,灵魂之气到处飘荡。这个话,曾经得到孔子的高度称赞。如果说感应,首先应该是那飘荡在空中的灵魂之气和子孙发生感应,埋在土里的骨肉怎么能够和子孙发生感应呢?

还有那个“经曰”。在古人,说到“经曰”,首先是儒家的经书。可是查遍儒家十三经,完全没有这句话。查遍古书,原来这句话是一本叫作《葬法倒杖》的书里面的话,根本不是什么经书,更与孔子无关。而且《葬法倒杖》里只有“鬼福及人”,而没有什么“气感而应”。作者之所以要说是什么“经曰”,完全是有意地拉大旗包装自己。

四,用传说中偶然的灵钟东应论证鬼福必然及人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

所谓“铜山西崩,灵钟东应”的事,一说是《东方朔传》记载,汉武帝时,未央宫前殿的大钟无缘无故地响了起来,一直响了三天三夜。东方朔说,可能是有山崩塌了。几天以后,南郡太守报告,他们那里的山崩塌二十里。另一说法是,东汉顺帝时,大殿下的铜钟响了起来,一个叫樊英的臣子说,这是四川的岷山崩塌了。这两件事,都不见于正史。而且东方朔以诙谐、滑稽著称,被后世尊为神仙一类的人物。樊英的事则载入“方术传”,类似二十世纪末期的“气功大师”一类人物。据说有一天,从西向东刮起了暴风,樊英说,这是成都失火了。于是含了一口水,向西喷去。不久有客人从成都来,说那天大火,忽然有黑云从东方来,浇灭了大火。这样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只可当作神话看待。况且,即使山崩钟应的事是真实的,又怎么能够证明死者骸骨的福气可以感应给人呢!而且,即使那天果然有山崩塌,是天下的铜钟都有了反应,还有仅仅皇宫中的铜钟有了反应?山崩的事也不只一次,当其他的山崩塌的时候,有没有铜钟做出反应呢?这样的事例,连山崩的时候铜钟是否必然响应都证明不了,还如何能够证明死者骨骸的气就一定可以和子孙发生感应呢!

至于说“木华(花)于春,栗芽于室”,也就是树木春天开花,栗树或谷物种子春天发芽,这不过是因为春天到来,自然现象,和鬼福及人有什么关系呢!

然而,作者就是想通过这种似是而非的“事实”论证鬼福可以及人。这样的论证如何能够成立呢!

五,说葬地的气可以渗入死者骨骸,荫庇子女

但是《葬书》作者还是因此得出了结论: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

这句话和第一句话“葬者,乘生气也”相呼应,是《葬书》作者要表达的基本主张。意思是说,一个有生命的人,是气的凝结。气凝结成的人体,死后只有骨骸可以保留下来。所以埋葬死者,就是让地气反过来渗入骨骸,以保佑他们所生儿孙的办法。

那么,假如死者在活着的时候尚且不能保佑自家的儿孙,难道死了以后,凭借浸入骨骸的所谓地气,就能保佑他的儿孙吗?为什么呢!?

真是个“信不信由你!”的理论。

六,臆造的“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论。

那么,这种让地气浸入骨骸以保佑儿孙的办法,为什么叫做“风水”呢?

《葬书》接着说道:“丘垄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意思是说,那保佑儿孙的地气,是跟随着高耸的山脉,蜿蜒的丘陵运行的。然后说道:

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止](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意思说是,那种可以浸入骨骸、保佑儿孙、随着山脉丘陵的走向而来的气,遇到风,就要被吹散;碰到水,就会被阻止。于是,古人设法把这种气聚集起来,让它走到墓地就停止下来,所以称为“风水”!

风,可以把气吹散,是人人几乎都知道的常识。那么,气,为什么遇到水就停滞不走呢?这完全是臆造的所谓风水理论。而且既然“乘风则散”,又如何可以把气聚住使不散呢?难道可以让风吹不到这里吗?这完全是一个稍加认真思索就漏洞百出的所谓理论。


编辑:亚亚

终审: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