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每天要喝8杯水?打破伪科学还需真科学“出圈”
作者:   来源:红网   日期:2022-12-02
打印

□卢彬(重庆大学)


每天喝8杯水(约2升)有利于身体健康,这真的科学吗?11月25日,一项发表于《科学》的研究颠覆了以往人们对饮水的认知,上述饮水建议可能超过大多数人真正的需水量。该研究团队推导出全球首个用于预测人体每天需水量的公式,首次揭示了人类全生命周期的需水量规律。(11月26日 极目新闻)


不知何时起,“每天要喝8杯水”成为了很多人奉行的养生之道,可是八杯水下肚后,对每个人的身体并非都有好处。研究结果表明,水周转率的个体差异较大,例如仅在成年人中,有些人每天的水周转率仅为身体水分的5%,而另一些人的水周转率则高达20%。不同年龄段、性别、国家的人的需水量是不同的,水喝多了不但无益健康,还会造成肾脏的负担。因此,这种“一刀切”的健康建议并不适合对个体进行精准化健康指导。


破除诸如“每天要喝8杯水”的假科普、伪科学,需要权威的科学研究支撑和“出圈”的网络宣传“双管齐下”,撕下他们虚假的“外衣”,揭开原本的谣言面目。


假科普、伪科学之所以广为传播,首要原因是其抓住了公众关心的健康问题做文章。如此前引发热议的“咀嚼能力强不易患老年痴呆”“喝牛奶致癌”“金针菇含甲醛”,这些荒谬的说法,内容多与日常生活相关,以达到博眼球、蹭热度的目的,用看似高深晦涩的专业名词糊弄读者,实则真实性、权威性都经不起考究。其次,网络上健康科普信息良莠不齐,对假科普、伪科学的辟谣不及时,也给了谣言扩散的机会。互联网的传播模型是波纹型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大规模地转发、分享让健康科普知识鱼龙混杂,特别是辨别网络信息能力较弱的老年人,他们更为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通常又不愿意麻烦子女、花钱就医,往往病急乱投医,对假科普信以为真,反而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延误了及时治疗时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越发强烈,对于假科普、伪科学的辟谣打击应要有针对性地“扶正祛邪”。今年6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增加全社会健康科普知识高质量供给,推进健康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加大健康科普知识供给力度,开设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健康科普账号。正能量也需要“大流量”的支持和推广,邀请专家教授或在相关领域有名气的博主,合作开展健康科普传播活动、健康知识的公益宣传,打造优质的健康科普作品,增强健康知识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删除虚假健康信息,大力宣传正确的科学知识。同时对散布谣言的用户、商家依法处置,用法律严打虚假宣传广告,对假科普、伪科学说“不”。


健康问题事关你我,相信假科普的背后是公众对于身体健康的焦虑和担忧。科普事业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事业,互联网时代,要想打破伪科学,缓解社会大众的恐慌,需得下一番功夫,让真科学发出“更强音。”


编辑:暄暄

终审:曙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