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保健食品、酸碱体质,养生老骗局为啥“屡骗屡胜”?
作者:罗朝淑   来源:科普时报   日期:2023-03-14
打印

广东深圳的刘女士上了一堂免费的养生课,就在工作人员的推销下,花一万多元买下了一条号称对身体有奇效的理疗毛毯;去年8月,山东菏泽成武县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某健康生活馆销售的“5A塬头贡”产品号称可以治疗疾病、强身健体,但消费者发现这些产品没有任何疗效;2021年,央视曝光一组养生骗局,在江苏常州,一款名为“金能量大盐湖水”的天价产品让不少老年人上当……


花样百出的养生骗局,你或你的父母“中招”了几个?正确的养生方法到底有哪些?科普时报记者为此采访了业界专家。


保健食品不是治病良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广大老年人,对养生保健有着更加强烈的渴望。有人就看准了这一“商机”,打着保健食品的旗号进行诈骗。


“保健食品也称功能性食品,是一个特定的食品种类。它具有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适用于特定人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说,很多商家打着“抗癌、延缓衰老”的效果来兜售保健食品,实际上,保健食品只对一些特定的人群有一定的辅助调理作用,对于延年益寿并不一定能发挥明显效果。


“上述案例中的‘金能量大盐湖水’因主要成分是氯化镁,长期饮用会引起电解质紊乱,从而引发腹泻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还会影响心脏健康。”马冠生说。

微信图片_20230314152130.png图源:CCTV2


除了打着保健食品的旗号行骗,很多诈骗分子还把黑手伸向了特殊医学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特医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比如,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喝的水解奶粉或者氨基酸配方奶粉就属于这一类。


“特医食品不是普通食品,虽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普通食品或其他特殊膳食食品共同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特医食品也需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马冠生介绍,“特医食品的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和治疗作用,不得宣称保健功能。”


“碱性体质更健康”并无科学依据


去年3月28日,央视财经频道曾曝光云南昆明一家水企业打着“弱碱性水能保健”的幌子来欺骗消费者的案例。尽管多年前,专家就对这个谣言进行了澄清,但依然还有很多企业以宣称“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只要喝弱碱性水就能解决”来误导消费者。


马冠生说,这个看似科学的酸碱中和理论确实骗了不少人。其实,在现代医学中,并没有酸性体质的说法。我们一般所说的酸碱平衡,是指体液的酸碱平衡。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通过呼吸、排泄及体液中特有的缓冲体系等调节机制,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让血液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如果发生代谢紊乱或某些疾病,破坏了这个缓冲系统,人体内环境就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但这是疾病所导致的,而不是体质导致的。

微信图片_20230314152136.jpg图源:视觉中国


马冠生介绍,从化学上分析,食物确有成酸性食物或成碱性食物之分。但是由于缓冲体系存在,即使人体摄入较多的成酸性食物或成碱性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也不会轻易被打破。因此,“碱性体质更健康”一说根本就站不住脚,喝弱碱性水能保健更是没有科学依据。


“除了打着养生的旗号来进行诈骗,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对健康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喝红酒有益心血管、低脂肪饮食或不吃主食有利于减轻体重、大量运动才能保持健康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养生误区,需要对公众加强科普。”马冠生说。


养生还需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要识破养生骗局其实并不难。首先,要警惕各种以免费为名的保健食品推销活动,不轻信、不购买;其次,要养成正确的就医看病习惯,不要相信所谓专家的夸张宣传和药物的神奇疗效,更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四川省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熊竹娟提醒公众,健康养生领域的谣言满天飞,一定要学会甄别。


“大多数人容易将一种食物的健康功效神化,而世界上没有吃了就能一劳永逸的保健品。因此,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至关重要。”熊竹娟告诉记者,“健康的黄金法则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吃动平衡’。保持日常饮食多样化,改掉不良饮食习惯,或许要比吃各种保健食品更让人健康。”


平衡膳食模式是最大限度保障人体营养需要和健康的基础,而食物多样化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我们每天至少吃12种食物,每周吃25种食物,同时远离不健康食品,减少煎炸、烧烤等不健康的烹饪方式。


此外,还要注意适量饮水。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付晶介绍,健康人群一天喝1500—2000毫升左右的水较为安全,但有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根据病情科学控制饮水量,当然还要远离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微信图片_20230314152140.jpg图源:视觉中国


“另外还要适度运动。一方面,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消化功能,促进人体代谢,而且还能放松身心,让心情愉悦。”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创伤防治与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邹荣琪介绍,成年人每天应该做20—40分钟的中等到剧烈的有氧运动;6—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每日身体活动量应至少达到1小时;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周要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活动量。运动方式的选择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对保持人体健康也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入睡时间在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最低,尤其是对女性而言。成年人要尽量保证每天七八个小时的睡眠,如果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加班、无法保证睡眠充足的话,很容易诱发身体疾病。


最后还要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和平和的情绪,这不仅有利于精神健康,而且也能保持内分泌稳定,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编辑:暄暄

终审:曙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