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淮,1957年生,辽宁喀喇沁左翼县人,1984年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7年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毕业,硕士学位,1994年四川大学毕业,博士学位。1994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授,2019年退休。
著作:《中国邪教史》,(2007年),群众出版社,《当代中国邪教史》在薄荷茶社网站连载中。
主持研究项目:2002年主持北京市十五规划项目“古代中国邪教研究”,2006年主持公安部公安理论与软科学项目“邪教的发育与防范研究”,2017年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邪教研究”,2018年主持中国反邪教协会项目“反邪教理论研究”。
1980年代,我被气功潮裹挟,得以认知伪气功,2001年,我申领北京市“十五”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历史邪教研究》,2007年,出版项目成果《中国邪教史》。
新兴宗教发育成为邪教,需要多重要素参与。就外部要素而言,意识形态和法律体系起着决定性作用;就内部要素而言,现世教主、信众、传播方式三者同构,是当代邪教发育共有特点。研究邪教发育过程,不能选取单一视角,而应引入结构思维,通过对邪教发育结构框架内要素的解读分析,全面展示邪教发育过程,为治理邪教提供启示。
2019年,法轮功被取缔已经20年,这二十年来,法轮功在境外做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动作,试图与中央政府对抗,与全国人民对抗。这些“动作”,有的很招摇,意在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以抹黑中国;有的很隐蔽,躲在角落制作“证据”,欺骗世人;有的很“高尚”,声言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有的很猥琐,关上门悄悄灭口。这里列举法轮功十项动作,总体看动静不小,范围挺大,但是怎么看怎么听,都像在乱葬岗唱歌——给自己壮胆。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八字一组,四个义项,与其他十六字八个义项共同构成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于另外两组政治层面和公德层面,这一组四项,表现人们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追求社会协作精神。社会协作,西方称为“社会契约”,两者语义上相似,但差别仍然很分明:社会契约,着重在人与人之间的失衡之后的补救,用契约把失衡的社会重新聚拢在一起。社会协作,则着重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由互相信任过渡到互相依赖,构成协作关系。
所谓邪教,核心词是邪,不是教,对邪教来说,有宗教可以利用固然好,没有现成的宗教,它也会制造一个虚假的宗教,所以,宗教不是邪教发生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