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伪科学

​伪科学,为啥总有市场?
作者:   来源:青岛宣传   日期:2024-06-11
打印

先来瞧几道判断题——“有机蔬菜比普通蔬菜更有营养”“经常剃剃头能让头发生长更浓密”“身份证和手机放一起久了会被消磁”“狂犬病潜伏期长达十几年”“基因检测能‘剧透’孩子天赋”。


你的答案是啥?

伪科学1.jpg

有人说,在各类谣言中,伪科学类的谣言最具迷惑性和杀伤力。它们披着“科学马甲”,平添了几分可信度,让人放松了警惕,却干着反科学的勾当,害人不浅。


伪科学为啥容易传播?它会带来哪些危害?如何扒下伪科学的“马甲”?



“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一不留神,就可能被伪科学钻空子。


比如,伪科学“晒”在老年人的朋友圈里——“血管垃圾毒素要定期清理”“5G基站辐射强危害人体”……不少人吐槽,家里老人的朋友圈简直是伪科学“集散地”,小辈来辟谣,还容易惹长辈不快,轻则来一场争论,重则被踢出群聊。


伪科学“藏”在年轻人的收藏夹里——“干细胞护肤品,修复皮肤抗衰老”“代餐减肥,高营养更健康”……如果说老年人容易迷信“养生宝典”,那么年轻人碰到“美肤神器”“减肥神药”“生发妙方”也很容易“上头”,完全没有抵抗力。


伪科学“躺”在家长的育儿经里——“补充蛋白粉,增强婴儿抵抗力”“测测微量元素看看娃的营养状况”……很多父母在其他事儿上清醒淡定,一碰到孩子问题就容易“犯迷糊”。


抖音上,关于“辟谣”“谣言”的话题播放量超过175亿次,其中点赞量最高的,就是戳穿伪科学的视频。

伪科学2.jpg

图片真假专家角力 图源:新华社


伪科学为啥容易传播?


“攻心大师”。健康、美容、育儿等领域,往往是伪科学“重灾区”,一些说法总能“想你所想”“急你所急”。正所谓关心则乱,即使人们对某些说法有所怀疑,但常常妥协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万一是真的呢”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入坑”。


“伪装高手”。伪科学总是披上“科学马甲”,有一定的识别难度。各种说法常常夹杂着理化生领域的科学术语,乍一听确实唬人。一些说法请“砖家”来背书,“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还有一些说法援引科学论文,看似有理有据,实际却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混淆视听。

伪科学3.jpg

“炒作能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一些新兴领域,伪科学很会钻空子,炒作伪概念。就拿所谓的“干细胞护肤品”来说,在卫健部门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中,尚无干细胞在美容、抗衰方面的研究,“干细胞能护肤”纯属胡编乱造。



“伪科学实质上是迷信的变种,以科学之名行反科学之实。”


伪科学的传播,危害不小。


把爱变成伤害。养生变伤身,美容变毁容,爱娃变坑娃……现实中,这样的案例可不少,轻则交一笔“智商税”,重则危及生命。比如,不少人花钱做“淋巴排毒按摩”,毒没排出去,淋巴组织却被按坏了。又如,一位新手妈妈听信育儿伪科学,让3个月大的婴儿练习趴睡,导致婴儿窒息死亡。

伪科学4.jpg

图片伪科普,真推销 图源:新华社


“劣币驱逐良币”。正所谓三人成虎,当谣言流行到一定程度,就容易积非成是、颠倒黑白,给公众造成认知混乱。在伪科学“重灾区”,很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损害市场公平竞争,伤害整个行业的信誉和健康发展。“保健品都是骗钱的”“美容院坑你没商量”“味精加热后致癌”……这些说法让消费者对相关行业失去信任,一些企业被“误伤”,经营困难。


沦为别有用心者的工具。伪科学不仅会伤害消费者的健康、行业的信誉、社会的诚信、企业的生存,还会被别有用心者当作武器,损害国家形象和事业发展。今年6月,《星期日泰晤士报》炮制了一篇所谓的“调查报道”,声称展现了“武汉病毒研究所实验室泄漏新冠病毒”的最清晰画面,不过这篇“奇文”很快被多国科学家辟谣“打脸”。前几年,网上曾流传“中国高铁辐射严重”的伪科学文章,对此,科学家拿出充分论据,有力驳斥了这一无稽之谈。



“科学在人们心中树立的理性,是最好的谣言‘粉碎机’。”


如何扒下伪科学的“马甲”呢?


面对“是真的”,多问几个“是真的吗”。科学不会自称“是真的”,而是欢迎大家来证伪。伪科学却一再强调“你信我”,拒绝接受反驳。学贵知疑,对付伪科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各种信息到来时,保持合理的怀疑态度——谁发布的,有权威出处吗,有没有科学依据?搞清这几个问题,再做判断不迟。


“拔草”伪科学,还得“种草”科学。有人说,身处信息时代,识别伪科学是必备技能之一。除了会质疑,咱也得丰厚知识储备,修炼一身科学基本功,以便遇到问题时,能够作出一些基本判断。在抖音、B站等平台,科普视频及专题课备受欢迎。仅抖音上的“科普”话题播放量就超过5475亿次。

伪科学5.jpg图片孩子们在青岛科技馆参观实践 韩星 摄


对待“失真”,就得“较真儿”。“别人信不信咱管不着,自己不上当就行”“别惹老人生气,还是别争论了”——或许正是一次次“算了吧”,让一些伪科学肆意生长。对待伪科学,还真得较真儿,该举报举报,该辟谣辟谣。前段时间,“14所大学师生自筹经费为中国正名”冲上热搜。面对《科学》期刊发表的《全球公民诚信度》这篇不科学的论文,中国师生没有沉默不语、听之任之,而是历时4年开展大样本试验,用科学数据驳斥了“中国公民诚信度排名最末”这一论调。


打击“专业造谣”,得靠“专业辟谣”。别有用心者往往是“专业造谣”,其背后有“枪手”、有“推手”、有“水军”,甚至形成了产业链。如今,不少专家、教授等权威人士站出来,成为“辟谣战士”,鞭辟入里的生动讲解,让伪科学原形毕露。

伪科学6.jpg图片及时澄清虚假科普 图源:新华社


谣言“敢冒头”,监管“不惯着”。面对科学谣言,做到露头就打。在线下,针对伪科学“重灾区”,加大监管力度。在线上,针对自媒体账号、网购平台等,从严整治违规乱象。强化资质认证展示、规范信息来源标注、完善谣言标签功能、加大信息审核力度、建立黑名单制度……重拳整治不良账号和违规商家。


“真理大步走近,谎言就得跑开。”用真科学武装大脑,让伪科学无处遁形。


编辑:暄暄

终审:曙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