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

浙江嘉兴嘉善:“三化联动”筑牢反邪防线
作者:沈婧   来源:薄荷茶社   日期:2025-07-14
打印

近年来,基层反邪教工作面临宣传吸引力不足、群众参与度不高、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破解这些难题,浙江省嘉善县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新路径,创新构建了“教育生动化、宣传场景化、机制长效化”的“三化联动”反邪教宣传体系,打造了一张立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反邪教防控网,有效提升了群众的防范意识和参与度。  


一是教育生动化:让反邪知识入脑入心


传统的反邪教宣传教育往往以单向灌输为主,形式单一,群众接受度不高。嘉善县针对这一问题,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互动体验式教育活动,使反邪教宣传更加生动有趣,真正让知识入脑入心。  


在天凝镇,网格员设计了“反邪知识快快翻”亲子游戏,采用磁吸卡片配对的形式,让家长和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何识别邪教、抵制邪教。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增强了亲子互动,还让反邪知识更易被接受和记忆。魏塘街道则巧妙地将反邪知识竞答融入传统香囊制作活动中,参与者每答对一道反邪教题目,就能获得一份香料,最终完成属于自己的香囊。这一做法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普及了反邪知识,群众参与热情显著提高。  


此外,嘉善县还利用漫画、情景剧等形式,制作了一系列通俗易懂的反邪教宣传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村社大屏等渠道广泛传播,使宣传教育更加贴近群众生活。这些创新举措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让反邪教宣传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宣传场景化:构建全方位防护网


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嘉善县采取精准化宣传策略,打造多样化的宣传场景,确保反邪教宣传覆盖重点人群,形成全方位的防护网。  


在校园宣传方面,陶庄镇创新推出“AED急救+反邪教育”模式,将生命救护技能培训与反邪教思想教育相结合。学生在学习急救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防范邪教的意识,既提升了自我保护能力,又筑牢了思想防线。在商圈宣传方面,罗星街道推出“识邪十问”互动测试,商户只需扫码答题,答对一定数量即可获得定制环保袋。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商户的参与积极性,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在社区宣传方面,惠民街道打造了“反邪知识集市”,将安全生产、法律咨询等与反邪教宣传相结合,让居民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接受教育,增强了宣传的实效性。  


此外,嘉善县还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在工业园区、农村文化礼堂、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有针对性地宣传活动,确保反邪教宣传无死角、全覆盖。这种场景化宣传模式,使反邪教教育更加精准、高效,真正做到了“群众在哪里,宣传就延伸到哪里”。  


三是机制长效化: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反邪教宣传不能仅靠一时的活动,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嘉善县从组织体系、宣传载体、社会参与等方面入手,构建了一套科学、高效的反邪教宣传长效机制。  


在组织体系上,嘉善县建立了“县级统筹协调、镇级具体落实、村社网格广泛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确保反邪教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县级部门负责制定政策、统筹资源,镇(街道)负责具体实施,村(社区)和网格员负责日常宣传和排查,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宣传载体上,嘉善县充分利用公共场所的宣传阵地,在车站、广场、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置反邪教宣传栏,让反邪教宣传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同时,借助本地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in嘉善”“平安嘉善”等,开设“反邪365”专栏,通过微视频、案例分析、特色宣传等形式,实现24小时不间断教育,确保反邪教宣传常态化、长效化。  


此外,嘉善县还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志愿者、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反邪教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进一步调动了基层工作的积极性。 

 

嘉善县通过“三化联动”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在基层反邪教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生动化让群众对反邪知识的接受度大幅提高,宣传场景化实现了重点人群的全面覆盖,机制长效化则确保了反邪教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如今,嘉善县的群众对邪教的认识更加深刻,防范意识显著增强。在校园里,孩子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远离邪教的侵害;在商圈,商户们成为反邪宣传的积极力量;在社区,居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反邪教工作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嘉善县将继续深化“三化联动”机制,不断优化教育方式、拓展宣传场景、完善长效机制。持续筑牢“反邪墙”,让平安建设的根基越筑越牢。相信在未来,嘉善县的反邪教工作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文明和谐之花也将在群众中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嘉善县反邪教协会 沈婧)


编辑:亚亚

终审:曙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