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嘉,北京大学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膜拜现象研究中心副主任。《Journal for Scientific Studies of Cults》国际期刊副主编。北京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研究工作发表在CSSCI、CSCD、THCI Core、TSSCI文献源刊物上。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膜拜现象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主要研究成果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反邪教网、加拿大《华侨时报》等广泛转载。
目前,我国对邪教组织、有害气功、精神传销组织的防范打击和治理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将相关非法组织限定在总体可控的范围内。
2012年7月5-7日 ,国际膜拜团体研究会(the International Cult ic Studies Association, ICSA)在加拿大蒙特利尔(Montré al)举办年会 。通过会前检索分析文献、会上与主办者和组织者及各国参会者的交流,以及会后对文献的分析,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膜拜团体研究的国际动向 。
国际膜拜团体研究会( ICSA) 转型以来,倡导学术交流与实际工作并重。2016 年ICSA年会展现了国际上膜拜团体研究领域关于膜拜团体警示教育、脱教咨询与社会治理、膜拜伤害及其测度、膜拜团体前成员康复四个维度新的视角和关切。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邪教治理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具体表现在:国际方面,新冠疫情、邪教问题与民族、人权问题相互交织相互牵扯,意识形态领域对抗加剧;美国国内社会分裂的加剧加速邪教、阴谋论、极端保守势力的合流;国内方面,新有神论、伪科学团体不断整合翻新。
近年来,“灵修”等“身心灵”课程像20世纪末的“气功热”一样在中国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东日渐活跃。活跃在中国海峡两岸的“身心灵”运动形式和内容呈现多元化发展,勾勒出一幅复杂的画面。
“灵修”(spirituality)一词原本是宗教用语,20世纪 60年代以前通常称为神修,指身心修养的专门学识与习修过程,如基督教灵修(Christian spirituality)等。但在身心灵运动中,灵修强调所谓灵性成长,通过一系列方法修炼心灵和身体,发掘自身潜能,改变能量状态。
极端膜拜团体(cult)是“不同于传统宗教、与主流文化关系高度紧张、由克里斯玛(charisma)式领袖领导并具有怪异信仰和越轨实践的类宗教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