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到医院看病挂号,很多朋友会发现除了熟悉的内科、神经内科、外科、眼科等科室外,还有一些看着比较 “眼生”,如综合科、老年医学科、全科医学科等。
我的血脂检验报告单上明明一个“箭头”都没有,医生偏偏说是“高脂血症”,并建议我吃降脂药,而同事的化验结果和我的差不多,却被认为是正常,这张化验单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这么“双标”?
老年人的跌倒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约30%的≥65岁和50%的≥80岁的社区生活的老人至少发生一次跌倒,其中大约一半会导致受伤。
不少中、老年人聊起自己的健康时,会简洁地说:我有“三高”,意思是“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这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但还有个“第四高”也非常普遍,并已波及青年人群,就是“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是中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在18岁及以上成人中的患病率已达 27.9%,每3—4人中就有一位是高血压患者。
我们老年科有个有趣却常见的现象,在病房和门诊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时,当问到“您有冠心病吗?”,大部分老人会表现出犹豫或困惑的样子,有的回答“我不知道”,“大夫说我有心肌缺血”,“我心脏不好”,有的干脆问“冠心病是什么样子?”,有的患者甚至说:“我没有冠心病,但我几年前安过心脏支架”。
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终点, 也是人们最难以面对和接受的现实。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中,死亡这个词常常是禁语,因为觉得不吉利,所以大家都避而不谈,甚至它的谐音“四”也不被喜欢,不愿意做车号、房号,更不愿被当做病房号。
当我们看见长辈们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个子变矮,弯腰驼背,步履蹒跚,最后甚至缩得小小的蜷在轮椅里时,会暗暗叹息:唉,他们变老了。
一旦患上骨质疏松症,其治疗将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最好不得病,重点先要放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上,包括以下基础措施:
86岁的李老很多年来每月会定期来到我们老年科门诊开药,除了就诊时的简单寒暄,没有更多的交集,感觉老人有明显的学者气质,精神矍铄、反应灵敏、乐观善谈、声音洪亮,眼睛里透着不服输的神气。